教学研究立项

关于2013年度教学研究立项工作的通知

时间:2013-04-12  作者:  点击:

中国地质大学教务处文件

教字(2013)08号


关于2013年度教学研究立项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各有关单位:

根据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整体部署,现开展2013年度教学研究立项工作,并将有关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2013年教学研究立项的范围、重点及资助经费额度

结合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设以下立项范围及重点。

(一)紧密结合我校本科教改实际工作的项目

此类立项项目都是A类研究项目,分为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

1、重点项目立项的条件、要求及范围

(1)重点项目立项的条件及要求

将在全校遴选6-8项A类重点项目,每项资助3-5万元。要求教授或相当职称的老师牵头。

项目负责人应对所申报项目的相关问题、国内外教学改革研究动态、我国高等教育相关政策等有相当的认识和了解,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与改革经验,并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立项项目有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在推动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提高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此类项目在结题时,要求教学成果受益面广、有良好的同行专家评价、用人单位评价、学生评价及明显的实际应用效果,成果在国内或省内影响较大。

(2)立项范围(不面向单一课程教学改革或单一教学环节改革等项目

基础课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精英型、创新型本科生培养研究与实践

本科个性化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机制与共建基地的研究与实践

跨校(国)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结合区域、行业发展需要的本科专业结构优化研究与实践

专业教师队伍(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优化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立体化课程教材的研究与开发

其它自选课题

2、一般项目立项的条件、范围及要求

(1)一般项目立项的条件及要求

将在全校遴选22-24项A类一般项目,每项资助1万元。要求讲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的老师牵头。

项目负责人应对所申报项目的相关问题、国内外教学改革研究动态、我国高等教育相关政策等有相当的认识和了解;立项项目在推动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提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此类项目结题时,要求教学成果受益面较广、要求有良好的同行专家评价、学生评价及明显的实际应用效果。

(2)立项范围

基于项目(问题)的、团队式研究性学习研究与实践

学生学业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各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研究与实践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实验教学内容整合与创新研究与实践

实验、实习、实训研究与实践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

第二课堂建设研究与实践

提高教师执教水平及与学生沟通能力的研究(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学资源建设研究与实践

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评估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基层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自选课题

(二)新开本科通识教育选修课立项

1、条件及要求

资助30门课,每门课资助3000元,要求该课程(1.5-2学分)有指定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学大纲、教案、PPT课件、明确的开课时间,授课教师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学术经历,曾讲授过相近或相关的课程。课程开设后,须在授课学生中有好的评价。

2、范围及重点

招标课程:《易经》解读、逻辑学导论、伦理学概论、西方哲学简史、中国哲学简史、唐诗宋词鉴赏、毛泽东诗词鉴赏、明清小说鉴赏、当代报告文学鉴赏、中国文学简史、材料科学导论、生命科学导论、环境科学导论、地球资源导论、宗教通论、构造与地貌、生命起源与演化、环境辐射与人类健康、宇宙探秘、生物多样性、科学探秘、安全科学基础、海洋科学导论、人类进化与文明

自选课程:文、史、哲、当代科技成就类

(三)本科精品视频公开课立项

1、背景

精品视频公开课作为“国家精品开放课程”重要组成部分,分2类建设:即专业导论课和以高校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具体参见《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关于开展2012年度精品视频公开课推荐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13号)。

2、立项条件及要求

我校资助立项5-7项,每项2-3万元。课程应具备以下条件:

(1)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建设计划

重点建设适合教学选用的社会影响力大、受众面广的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课程及学术讲座。

鼓励深入挖掘名师名课资源,鼓励对视频公开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一步创新。有条件的学院可建设英文或中文授课配中英文唱词的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走向世界。

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除独具特色和高水平的课程外,应避免重复申报与过去两年已在“爱课程”网上网公开或已经提交教育部审核的类似课程。

(2)专业导论类课程建设计划

为配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的实施,帮助高校学生对相应专业形成较系统的认识,满足社会大众了解相关专业的内涵及发展趋势的热切要求,教育部将采取选题申报评估后批准建设的方式,试点建设30门左右专业导论类课程。专业导论类课可在92个专业类中优先选择涵盖专业数量较多、开设学校和招生总量大以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专业类,课程内容应涵盖该专业类基本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延伸至该专业类特设专业。

根据教育部要求,课程选题可单独申报,也可联合在相应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学科的“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联合申报。重点考查申报高校在相应学科专业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授课教师的学术水平与授课效果、课程结构设计水平等。通过评估的选题,通知有关高校进行建设。

(3)课程须同时符合网络传播的特点,选题适当,内容完整,分专题呈现,凝聚精华,引人入胜。每门课程至少5讲,每讲时长30—50分钟。

(4)为保证视频公开课的质量及展示与传输效果,课程制作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媒体制作、传播标准和规范,符合“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修订版)”(可在教务处网页下载中心下载)。精品视频公开课面向全校免费开放,以教师自愿申报、自愿共享为原则。

3、申报范围

全校具有相关条件的优势、特色课程。

(四)本科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

1、背景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课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经过国家、省、校三级建设,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通过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支持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其中,2012年和2013年重点开展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采取遴选准入方式选拔课程;同时,从2013年起,适应新需求,结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教学改革成果,采取招标建设和遴选准入两种方式建设一批新的课程。

2、立项条件及要求

我校资助立项10项,根据建设工作需要,给予一定经费支持。课程应具备以下条件:

申报课程须已在学校连续开设3年以上,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风格,教学理念先进、方法科学、质量高、效果好,得到广大学生、同行教师和专家,以及社会学习者、行业企业专家的好评和认可,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

(1)团队要求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应该由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主持建设,建设团队结构合理,应包括专业教师和教育技术骨干。

(2)内容要求

课程内容能够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适合网上公开使用。

(3)资源要求

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

包括: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基本资源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拓展资源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

(四)技术要求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应符合《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可在教务处网页下载中心下载)。

3、申报范围

全校具有相关条件的优势、特色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优先。已获国家立项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自动为校级立项项目,根据建设工作需要,学校给予一定经费支持。

(五)远程与继续教育研究课题

1、条件及要求

由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全额资助,将在全校遴选3-5项A类项目,每项资助1万元,成果要求能紧密结合我校远程与继续教育工作的实际,推动远程与继续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2、范围及重点

我校远程与继续教育办学定位、管理体制及核心竞争力建设研究

现代远程教育招生市场调研与分析

现代远程教育招生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研究

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研究

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支持与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研究

校企合作共建远程与继续教育实验实习基地研究

校外学习中心(函授站点)建设研究

函授教育与远程教育融合机制研究

行业远程与继续教育现状及需求调研

远程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

行业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研究

二、申报要求

1、各单位依据教学研究立项的重点及范围,结合本单位实际,确立2013年度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点,积极组织项目申报。

2、学校将从被评上的校级项目中择优上报省级教学研究立项及教育部各类立项。同时,继续支持各单位经费配套的B类教学研究项目立项。

3、教学研究项目负责人仅限1人,参研人员一般为5人左右(含负责人);负责人不得同时申报两个及两个以上项目;在研教学研究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本年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

4、具有创新性的项目可优先申报,以往立项较多或已有较为成熟研究成果的项目原则上不再作为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立项,本次立项不再支持已在“本科教学工程”中立项的项目。

5、教学研究项目要注重研究方案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强调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价值,教育教学纯理论研究不宜作为教学研究项目申报。

6、各单位应认真做好初评推荐工作(可采用经费配套等形式),对内容相近的研究项目进行整合,确定最终申报项目,统一推荐申报。

三、申报材料(可在教务处网页下载中心下载)

1、申报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的负责人请填写《精品视频公开课选题/课程推荐表》(一式一份)。申报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负责人请填写《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一式一份)。

2、申报A类教改项目及远程与继续教育项目的负责人请填写《中国地质大学教学研究立项申请书》(一式一份),请注意今年的表格有所变化,请大家下载新的表格

3、申报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负责人请填写《通识教育选修课立项申请书》(一式一份)。

4、各单位提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申报汇总表》(要求排序)一式一份,单位主管教学领导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四、申报时间

请各单位于2013年5月10日前将上述申报材料提交教务处教学研究与教材科,逾期不予受理。联系人:庞岚、龚伍军,联系电话:67885006。

中国地质大学教务处

二O一三年四月十二日

主题词:2013教学研究立项 通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务处 2013年04月12日印发

共印25

上一条:关于转发《省教育厅公布2013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转发《省教育厅公布2012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通知

关闭

Copyright 201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务处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 388号 邮编:43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