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信息简报

教学信息2013年第五期

时间:2013-10-22  作者:  点击:

教 学 信 息

2013年第5期(总第473期)

教务处编 2013年10月22日


本期目录

l 美国文理学院与创新人才培养(教务处摘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美国文理学院与创新人才培养

教务处摘自《国外教育调研材料汇编》(2013年第4期)

序:美国独立的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在全球高等教育体系中独树一帜。作为本科教育精英院校,文理学院虽在学生规模上只占全美本科生的4%,但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却成就卓著,其毕业生包括2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的美国科学院院士。专家认为,一流文理学院不仅其本科教学质量可与常青藤等一流研究型大学相媲美,而且在启迪创新和引导学生献身学术研究事业方面甚至超过后者,其独特的教育模式堪称美国培养创新人才的典范。

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和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我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美国文理学院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对我颇具借鉴意义,为此撰写本调研供国内参考(撰稿人在驻美国使、领馆工作多年)。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美国文理学院简况和特点,第二部分为文理学院培养创新人才的成就及原因分析,最后为几点启示和建议。

一、文理学院简况和特点

简况 美国的高等教育发端于文理学院,经历300多年迄今仍生生不息,独树一帜。美国早期的高等院校都是依照文理学院的理念创办的,如哈佛大学的前身哈佛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的前身新泽西学院、耶鲁大学的前身耶鲁学院等早期均为文理学院。自19世纪中叶开始,部分文理学院逐步转型为私立研究型大学,同时公立大学建设之风也悄然兴起。随之不断发展与演变,文理学院的规模逐渐缩小,现在校人数仅占美高校本科生总数很小一部分。

如何界定文理学院在美国学术界没有定论,但许多教育专家认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的定义,即文理学院指授予文理领域的学士学位超过50%的本科类独立学院。根据该定义,全美现共有251所文理学院,在校学生总数约35万人,约占全美本科学生总数的4%。私立学院是文理学院的主体,有223所,占88.8%;公立学院有27所,占10.8%;盈利性学院只有1所,占0.4%。

文理领域在北美主要是指英语、文学、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或生命科学、心理学、社会科学、政治学、视觉与表演艺术、伦理学、有关交叉学科,以及哲学与宗教等专业。与之相对应的是直接针对市场和就业的“专业”领域,主要有农业、商业、教育、各类工程学、医学卫生、法律、经济、管理、军事等。

理念 文理学院所实施的通识教育的理念是:通过广博的人文和科学教育和训练,深入发掘学生的兴趣和潜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学识和素养,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全面发展。

该理念有两个特点:一是专注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不针对专业和就业等实用和功利目的,但同时又以良好的文理素质和能力为学生未来继续就学、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奠定广阔的基础;二是认为学生核心能力建设比知识传授更为关键。为此文理学院高度重视系统培养学生三个核心能力,即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特点 文理学院堪称美国高等教育的典范,其本科教育的办学模式和成效可与其它任何一类大学相媲美,其成功源于它们本身具有的一系列特点:

1)学院规模小,小班授课,实行住宿制。文理学院的规模多数在1000人至2500人之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名(下简称:排名)前50的文理学院在校生总数约10万人,平均每校2000人;所有251所文理学院的在校生35万人,平均约为1400人。部分著名学院的学生人数之少异乎寻常,如培养出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斯沃斯莫尔学院(Swarthmore College)和哈弗福德学院(Haverford College)在校人数分别仅有1545人和1198人。

文理学院典型的教学模式是小班授课,通常20人以下的班占60—80%,50人以上的课为数不多。如瓦萨学院(Vassar College,排名第12)和科尔盖特大学(Colgate University,排名第18)的平均课堂规模均为18人。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排名第1)更是开设一门师生一对一的写作课程,为学生提供独特的学习体验。

住宿制也是文理学院的重要特征,通常90%以上的学生住在校园内。住宿制拉近了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彼此的关系,有利于文理学院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师资资源丰富,质量高,专注于教学。排名在前50的文理学院几乎所有的师生比都在10:1以内(常青藤大学的师生比与此相仿,美国最好的公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16:1,且研究型大学许多知名教授很少给本科生上课),90%以上的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或本领域的最高学位。学校绝大多数的授课、辅导、带科研等均由教授亲自实施,临时聘请的客座教授和讲师的比例低,参与教学的在读博士生几乎没有。

文理学院所有教师都专注于教学,教师热爱教学是文理学院一种深厚的文化。教师到文理学院任教本身即意味着他(她)期待用自身的知识和经历伴随学生成长。目前文理学院,尤其是一流文理学院也积极鼓励教授开展科研,但是教授的工作重心仍然是教学,开展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

3)师生关系密切,互动频繁,学生满意度高。教授和学生在课堂内外频繁的接触和互动是文理学院的突出特点。由于学校和课堂规模小,使文理学院有条件营造一个独特的社区,让教师有条件专注于教学和学生的成长,给学生良好的机会和氛围与教师一同探索学习中的问题,分享人生中的体验。在文理学院,教授在课后与学生一起到咖啡厅喝咖啡,请学生到家里做客十分普遍。

为了增加师生在课余交流的机会,许多学院在每一栋学生宿舍楼中安排1至2名教授及其家属在楼中与学生同住。瓦萨学院每栋学生宿舍都住有2名教授,同时有70%的教授住在校园内或在校园附近,充分方便了师生接触与交流。

研究表明,文理学院的学生对教师和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在各类院校中名列榜首,其重要原因是教授的工作重心在学生的教育及其成长,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授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学习成效;二是教授愿意为学生个人成长提供各方面帮助;三是学生在课外也很容易找到教授,并有很多机会和场合彼此交流。

4)学校条件和校园环境优越,教育资源丰富,多数校园远离大城市。多数文理学院拥有优美和广阔的校园,以及良好的教育条件和设施。如仅有2400学生的瓦萨学院有教授290人,教学、住宿、科研和体育娱乐等大小建筑100多栋,图书馆藏书160万册,加上杂志、微缩胶卷等资料共有300多万册(个),同时还有一个高尔夫球场和其它一流的体育设施,学校占地达6000亩(日常只用一小部分)。

为了与综合型大学争夺优秀生源,文理学院向学生提供十分优厚的资助,通过奖学金、在校工作和贷款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支持。排名前50的文理学院基本都保证录取的学生不会因为家庭负担不起而不能就学;大部分学院有40--60%学生可以享受到各种资助,平均金额在3万至5万美元之间(私立文理学院一年开支多数在5至6万美元),其资助比例和额度都超过美国排名前50的综合性大学。多数美国文理学院远离都市自成一体,安静安全适宜读书。

5)课程内容强调文理通识,课程资源丰富。文理学院实施的通识教育的一个特点之一是为学生建立广博和深邃的知识基础。为此,学生在前两年不分专业进行文理等课程的学习,其间尤其强调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训练。文理学院给学生很大的选课自主权,同时提供极其丰富的课程资源。仅有2005名学生的麦卡利斯特学院(Macalester college,排名第24)提供的课程多达800门;瓦萨学院仅一年级600名新生就有300门课程可供选择,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教授协商开设新的课程。此外一流文理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开展交叉学科的学习,威廉姆斯学院35%的毕业生获得双学位。

6)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社团非常活跃。丰富的课外活动是实现文理学院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为各类学生组织提供经费、指导老师、活动空间,以及法律和保险等支持。学生组织和课外活动的种类和数量几乎与综合型大学相仿,这意味着学生校园业余生活的参与度更高。如瓦萨学院有100多个学生组织,多数学生活跃在多个学生组织,学校每年各类活动多达1650场次;威康姆斯学院和明德学院(Middlebury college)分别有36%和28%的学生参加各类正式体育团队,参与校际比赛。

7)所有的教育资源几乎全部倾注在大学本科生的教育与培养。文理学院定义为四年制本科学院,多数没有或只有很小规模的研究生项目。文理学院的教学、科研、制度和设施等教育和服务资源,几乎全部投在本科教育,这有效保证了课堂内外整个教育的质量。

在具备上述特点的同时,美国文理学院也面临诸多挑战。文理学院是一种追求高质量,但同时成本高昂的教育模式,当前许多文理学院正面临财务和生源等方面的挑战。总体而言,排名靠前的文理学院的运行状况良好,但排名靠后学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学费较低的公立大学和就业针对性强的专业学院的发展对文理学院的生源形成直接冲击。多年以来,不断有文理学院逐步转型成为专业学院,也有学院被兼并或倒闭。文理学院的总体规模在逐步缩小。

二、文理学院培养创新人才的成就及原因分析

(一)文理学院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

美国文理学院在规模上只占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很小一部分,然而却为美国培养了大批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外交、艺术、新闻等高层次人才。在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上,文理学院的成就尤为突出:

1、美国有20名诺贝尔获奖者毕业于文理学院。在诺贝尔获奖者的教育背景中不时出现文理学院的名字。据统计,有多达20名诺奖获得者的本科教育是在文理学院完成的(详见表一)。其中排名第25的欧伯林学院(Oberlin College)有3位校友分别在1923、1981和1986年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物理奖;在校学生人数仅为1198人的哈弗福德学院(Haverford College,排名第9)的校友中有4名诺奖获奖者;排名第3的斯沃斯莫尔学院(Swarthmore College)有多达5名校友获得诺奖。

2、19%的美国科学院院士本科毕业于文理学院。美国科学院院士是美国科学研究与创新最高层次的代表。据1999年的统计,此前两年的新任院士(在美国接受本科教育的)有多达19%的毕业于文理学院,这一比例远远高于文理学院学生占全美大学生4%的比例。

上述两点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文理学院的教育理念和机制能够为培养顶尖创新人才打下基础,二是院校规模与学科齐全程度与本科教育质量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关联度不高。

表一:文理学院毕业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

学校名称

获奖人数

排名

在校人数

斯沃斯莫尔学院

5

3

1545

阿姆斯特学院

4

2

1795

哈弗福德学院

4

9

1198

欧伯林学院

3

25

2905

威亷姆斯学院

1

1

2109

威尔斯利学院

1

6

2502

格林内尔学院

1

22

1693

圣十字学院

1

32

2905

惠特曼学院

1

43

1596

3、17%的美国科学类博士学位拥有者的本科教育是在文理学院完成的。一流文理学院的毕业生获得博士学位的比例要高于常青藤等顶尖综合型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在美国,学生进入学术研究领域需要很长的学习和训练时间,获得博士学位后的工资水平亦只在中等之列,因此许多名牌院校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到法学院、商学院或医学院等攻读专业研究生学位,以期望毕业后进入高新行业,唯有那些真心热爱并立志献身科学的学生才去攻读博士,因此攻读博士的比例也就成为大学比较培养学术研究与创新人才的标志。

——文理学院在培养社科类学术人才方面出类拔萃。在社会科学领域,根据一项上世纪90年代的一项统计,每百名本科学生最终获得博士学位的前10所院校中有8所是文理学院,综合型大学仅有芝加哥大学(排名第5)和哈佛大学(排名第9)入围。排名前30的学校中,只有6所为研究型大学,其余24所均为文理学院。

——文理学院在培养理工类叙述人才方面也成就斐然。即使在理科和工科领域,文理学院培养创新人才的成就也丝毫不比研究型大学逊色。表二列出的每百名毕业生获得理科和工科博士学位的排名情况可以看出,在25所大学中,有12所是文理学院。排名前6的学校仅有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是综合型大学,其它均为文理学院。

需要说明的是,因自身的理念和特点,多数文理学院没有工程专业,与排名相关的领域唯有自然科学类专业,而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等是专门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大学。因此从可比性的角度看,文理学院应与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布朗大学等院校比较才相对合理。如此比较看,文理学院在理工类学术人才培养上都要胜出综合型大学一筹。

(二)文理学院造就大批创新人才的原因分析

从生源角度,一流文理学院学生的美国“高考成绩”—SAT平均要低于常青藤等顶尖综合性大学,即其生源质量不如后者。同时文理学院没有大牌明星教授、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巨额的研究经费、顶尖文章的频繁发表。然而上述情况表明文理学院在引导学生走上科学创新道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方面的成就却超过后者。针对这一出乎许多专家预料的结果,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汤姆斯·赛琪(Thomas Cech)等科学家对此作了相关研究与分析,认为以下四点起到关键作用。

l、文理学院的学生拥有良好的从事独立研究的机会,能在教授亲自指导下实施完整的科研项目,科研训练质量高。本科阶段的独立研究(Independent Research or Open ended research)对引领学生走上学术研究道路经常起关键作用。此类研究以发表学术论文为目的,课题设计时不能预见具体要花多少时间、数据的精准程度如何、是否运用了最佳实验方案,结果能否证实假设等,因此是“真实”的科研。在综合型大学,实验室工作的主力是博士生和博士后等业经训练的人员,本科生参与的机会有限,即使有机会做独立研究,通常也是研究生带领他们完成。而在文理学院则不同,一是本科生是参与研究的主体。由于没有博士生、博士后和实验员,文理学院的教授课题依靠本科生来完成,研究成果也取决于本科生和教授的共同努力,研究中,学生需要自主完成课题设计、具体实验、发现和解决问题、组织和分析问题、做研究结果的宣讲等一系列工作。

表二:美国25所大学获得理工类博士学位情况

1991-1995

排名

中文学校

每百名毕业生中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

四年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总数

1

加州理工学院

42

368

2

麻省理工学院

22

1000

3

哈维马地学院*

19

124

4

斯沃斯莫尔学院*

18

248

5

卡尔顿学院*

15

260

6

瑞德学院*

14

180

7

芝加哥大学

13

435

8

莱丝大学

12

324

9

普林斯顿大学

12

544

10

哈佛大学

11

752

11

哈弗福德学院*

11

114

12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10

324

13

欧伯林学院*

10

266

14

波莫纳学院*

10

135

15

格林内尔学院*

10

128

16

耶鲁大学

10

495

17

卡拉玛祖学院*

9

115

18

布尔茅尔学院*

9

121

19

仁斯利尔理工学院

9

370

20

康奈尔大学

9

1090

21

凯斯西储大学

8

296

22

斯坦福大学

8

519

23

布朗大学

8

469

24

威廉姆斯学院*

8

155

25

安姆斯特学院*

8

118

*为文理学院

来源:汤姆斯.赛琪博士(Thomas Cech)的研究报告

二是研究指导都是由教授亲自实施。没有博士生协助,文理学院的教授投入很多时间组织项目、培训学生、与学生共同讨论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由于通常研究室规模不大,所以教授花在每一位学生身上的时间较多,指导的质量相应也高。

三是教授常成为学生探究科学真谛的楷模。在综合性大学,本科学生与教授,尤其是大牌教授因接触不多而常有距离感,认为难以企及。而文理学院的学生因与教授长期交往和彼此熟悉,常将教授作为他们追求科学真理的榜样。许多科学家在回忆文理学院开展独立研究时,都称之为大学阶段最重要、最难以忘怀的学习经历,他们通过亲身探索和实践科学,逐渐热爱科学,最后终生从事科学事业。

2、教授对教学的重视和师生频繁交流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综合性大学,教授早期都是按照科学研究人员的要求培养的.他们就职后的晋升和声誉也取决于其研究成果,所以他们中多数人的工作重心和兴趣在科研。而文理学院教授的工作中心在教学,他们的受欢迎程度和成就感是由教学成效决定的。因此文理学院的教授都享受与学生们在课堂内外在一起的时间,上课、带学生实习和做课题研究等都是亲力亲为,相应地学生也愿意与教授在办公室、咖啡厅,甚至教授家里深入探讨科学问题。这对学生毕业后选择学术和研究的道路都可能产生正面和积极的影响。

3、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的交叉训练和通识教育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科学思维和专业素养基础。社科和人文教育所培养的收集和组织资料和信息、管理和分析其重要性以及学术交流与辩论的能力是增进科技创新能力重要的“基本功”。文学、历史、语言、音乐、心理等“非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即使看似在科技研究领域内无法直接和充分地利用,但是实际上此类知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和解释自然世界的能力。

文理学院着力培养的相关能力也为毕业后走上科技创新道路的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这能力包括;创新性并愿意承担一定风险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逻辑地口头与书面表达的能力;有效分析和组织信息和资料的能力;设立目标并有计划地实现目标的能力,良好的协调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4、文理学院小班授课的特点促进学生在科学课程学习中更多、更主动地思考科学问题,并积极参与到科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从大学一年级,文理学院的课堂规模与综合型大学就有所不同,l—2年级的基础课一般不超过50人,到高年级常为10多人。而综合性大学的科学基础类课超过500人很平常,高年级的科学类课程也常超过100人。文理学院的小班制更能有效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以及与教授的交流,促进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思考,避免学习中的被动态度,从而提高他们对科学和研究的兴趣。

(三)相关启示和建议

美国文理学院所开展的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对我国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加强本科生素质教育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多所一流大学设立了形式各异的文理类学院(这里指专门开展通识教育的学院),在加强通识教育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并取得良好成效,如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复旦大学复旦学院、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等。从目前情况看,多数学校改革的重点集中在课程内容上.即“教什么”。然而,从上述美国文理学院的情况分析,“如何教”在实施通识教育过程中更为重要,这包含教与学的机制和环境、教师的质量与献身教学的精神,以及开展独立研究的机会等。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具体情况,以下就大学内设立和扩大文理类学院,加强通识教育提出几点的建议:

1、设立“通识教育改革指导委员会”。通识教育是一流大学培养高端创新和精英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成为我国专注专才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建议设立“通识教育改革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国内外通识教育开展系统调研,提出通过通识教育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

2、鼓励现有大学的文理类学院扩大规模,支持更多的985大学设立文理类学院。借鉴美国常青藤等一流综合型大学都极其重视通识教育,并普遍有文理类学院培养创新人才的经验,建议系统地在我重点大学扩大开展通识教育的规模。在业已设立了文理类学院的大学,增加对学院的人力和财力投入,扩大招生数量.同时进一步完善各类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其它有条件的985院校建议积极筹建文理类学院.逐步在我国大学建立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

3、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通识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师资质量和教师献身教学的精神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关键。建议支持985大学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和建立一支高质量、热爱并专注于本科生教学的通识教育师资队伍。一是鼓励各大学积极从国内和海外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通识教育的队伍中;二是设立专门培养通识教育出国留学项目,派遣教师到美国独立文理学院或一流大学的文理类学院进修和学习;三是建立独立的通识教育教师的评估体系,吸引优秀教师投入到教学中。

4、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写作、口头表达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写作、表达与独立思考能力被认为是各行各业通用的核心能力,是高层次人才需具备的重要条件。建议在我国大学的文理类学院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学习安排中,增加相关课程和项目,使学生这三方面的能力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5、设立本科生开展独立科研的专项基金和项目。本科生开展独立科研可以对少数优秀学生走上热爱科学、献身科学创新道路产生积极的影响,并提供良好的训练。为此建议设立专项基金为少数对科学有浓厚兴趣的优秀学生开展独立科研提供机会。大学积极鼓励有热情的教授,或设立专门的本科生科研基地为他们开展独立科研提供条件。


报送:校领导,校教学委员,相关职能部门,各学院教学院长、教务科

印发:教务处各科室


审稿:庞岚 编辑:龚伍军 本期9版

信箱:jwc-jck@cug.edu.cn 电话:(027)67885006 地址:教务处一楼教研与教材科

上一条:教学信息2013年第六期

下一条:教学信息2013年第三期

关闭

Copyright 201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务处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 388号 邮编:43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