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

地球科学学院:以本为本,为党育人

时间:2021-12-22  作者:  点击:

(通讯员 吴婧)为响应学校组织首届教学观摩月活动的号召,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学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广先进课堂教学理念,地球科学学院推荐了湖北名师马昌前教授为首届地质学珠峰班(国家拔尖计划2.0)开设的《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的两堂课作为学校的观摩课堂,分别于1213日和15日为全校教师提供了别开生面的教学示范课。

 

《地球系统科学基础》作为珠峰班第一门专业学科基础课,是第一次为珠峰班的优秀学生们量身打造的地学入门课程,一无教材,二无经验,涉及范围广,对授课教师的要求极高。然而马老师的两堂课充分展示了他胸中有丘壑、腹内有乾坤,凭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科研、访学经历,把大量的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最新的研究成果,用循序渐进、高屋建瓴的方法串入课堂,极大提升了同学们对地学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中的重大作用的认识,把家国情怀、课堂思政的理念充分融入到每一个知识点的讲授中,润物无声地激发出同学们为国读书、立志成才的使命感。

在地质灾害这一堂课中,几乎每一个知识点都有视频演示,把地质灾害的形成与之前讲过的地球层圈相互作用原理完美结合起来。在自然资源这一堂课中,在与同学讨论了资源的类型和特征基础上,引导同学认识自然资源对人类文明进步、国家发展和地缘战略中的地位,结合自然资源分布的稀缺性和分布不均匀性,对世界各国的资源储备及稀有矿产对外依赖程度的对比尤其是对比中美两大国家过去、现在对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强调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和宜居环境建设是一个综合的问题,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源的利用又存在一个被卡脖子的问题,从而引发同学们思考和讨论,激发出了同学们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深了同学们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的手里的重要讲话的认识。而我校作为矢志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重点要依托国家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培养出综合、交叉、复合型的地学人才,尤其是有长远战略眼光的领军人才。

在讲到石油资源时,马老师从新中国石油勘探的艰苦卓越的历史和铁人王进喜体现的伟大民族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穿插到课程当中,激发了同学们为国奉献的责任感。最后还用地大校友、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院士的事迹和成就,鼓励同学们见贤思齐、建功立业,增进了同学们的自我认同感、对母校的自豪感和为家国服务的使命感。

课间休息的时候,马老师把自己从世界上最大的南非兰德金矿带回来的标本交给同学们鉴定,鼓励同学们树立全球视野,平时多读各类文献,勤于思考,学习全人类积累的优秀成果,解决我国目前部分矿产和能源资源对外依赖过高的问题,真正把矿产和能源资源的饭碗端在自己的手中。

马昌前老师一直是翻转课堂的提倡者和践行者。在以前《岩石学》的教学中,马老师总是要求同学们认真预习,带着问题听课,带着自己的想法参加讨论,此次示范课堂也不例外。在课堂上,马老师多次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同学们思考和探索的热情。而经过认真预习和广泛阅读的同学们,也都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马老师还鼓励同学们使用微助教等APP对问题展开讨论。这种亲切的师生互动,使同学们都陶醉于课堂之中,连听课的老师们都感觉如沐春风,赞叹不止。

为了配合此次教学示范观摩课而同时不影响上课效果,我院实验中心张木辉等老师联系了一家直播公司对此次示范课进行了视频直播,全校400多名教师观看了视频,地学院教师们在QQ群进行了讨论。年轻教师们直呼“马老师太帅了!”“马老师的知识面太宽了!”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要见贤思齐,努力向马老师学习其师德师风。在线上观看视频直播的外院老师也赞扬马老师不愧是学校的superstar,两堂课听完仍觉意犹未尽,盼望着该课程能尽快制作成MOOC后能学习到马老师更多的课程。

同时,地学院的智慧教室也受到了大家的赞扬。近几年,为配合地学课程现代化的改革,我院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更新升级实验室的设备,比如为显微镜配备平板电脑操控,用可移动的圆桌替代传统的长桌,增加多部可互动的显示屏,以满足课内小组讨论的需求。学院期望后期能够建成多个智慧教室,提高学生和老师们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建设一流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届时欢迎各兄弟学院更多的老师们前来观摩!


 

 

 

上一条:首届教学观摩月活动纪实(十一):工作坊独出心裁, 交流会别开生面

下一条:首届教学观摩月活动纪实(九):数理为基融发展,教学相长同前行

关闭

Copyright 201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务处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 388号 邮编:43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