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渠丽萍)2021年12月16日下午,土地资源管理系教师在北一楼435召开了2021年秋学期教学研讨会,会议主要围绕一流课程建设、教学经验与感悟、教学观摩课心得等方面展开。
一、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学习体会
应朱江洪老师邀请,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课程负责人、首届“最美慕课”全国一等奖获得者,我校经管学院旅游管理系李江敏副教授到我系进行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交流,为我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与建设提供经验与指引。
李江敏老师作了精彩的经验分享与成果展示。她从国家一流课程建设的背景、政策、分类出发,介绍了国家高校本科金课“两性一度”标准,以及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指导要求。重点讲解了她负责的《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慕课建设过程及主要做法,从2010年校立项开课到2020年国家一流线上课程,课程立足地大特色,提升文化自信,将文化与自然有机结合;组建人文与地学教学团队,体现“三融合”学科专业交叉特色;通过多途径收集资料,兼顾课程内容体系与表现形式;拓宽课程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寓教于趣。分享了课程建设心得,积极主动利用互联网手段推广课程、充分利用会议进行宣传、争取学校和社会的支持。
李老师课程建设介绍让各位老师重新认识了新时代一流课程建设的机遇与挑战,也引发了老师们对一流课程建设更多的思考。老师们一致认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任重而道远。周学武老师指出一流课程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花真功夫,包括脚本制作,语言组织等,要把课程做成好剧本才能有好产品。同时,课程建设与维护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需要团队的力量来完成。虽然我们系科研、学术领域比较突出,但在教材建设、一流课程建设等方面还有短板。老师们需要深度思考如何做好自身的教学工作。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需要尽快打造一到两门的一流本科课程,百花齐放才是春。
二、教学经验分享与感悟
周学武老师从教三十余年,对学生时代专业老师的授课特色进行了梳理回顾,总结了作为督导和教师本身的教学经验。首先,作为学生,从前辈老师的教学经验中获益,探讨通过授课如何做到让知识记忆深刻。如知识表格化、结合实习环节体验,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认知深刻,几十年都不容易忘记;再如矿物晶体化学老师能将每个晶体都是用故事都娓娓道来,学生兴趣浓厚。通过对经验的传承与改进,变成自己的教学方法。其次,作为教学督导,对青年教师授课作了总结,如双语教学刘成老师通过短视频、再现场景等形式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与自觉性。第三,作为教师,本科生授课需要把握三个基础,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如需要注重对基本概念的剖析,通过相关概念的比对,让学生理解透彻。教学是一门艺术,学生听课应该是一种享受。教师通过语言包括肢体语言来传达知识,面带微笑的老师、略带表演性的老师将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刘成老师作为青年教师的代表,从自己讲授的遥感概论课程入手,总结了自己的教学方法。首先,加强课堂吸引度和趣味度,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效果。从自己当学生和授课的经历来看,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做到如何引导学生、吸引学生,可以将授课知识与时事热点结合,穿插到课堂中;如果无法结合,则需要更多关注学生上课注意力,采用媒体资料或其他方法来做适当调整,活跃课堂气氛。根据学生反馈,对知识点印象深刻的内容通常与授课的趣味度有关。第二,挖掘具有课程特色的教学方法。通过参加校青年教授讲课竞赛,学习了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如体育课中实际操作对比或模拟互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而自身在肢体语言交流方面还比较欠缺。外语学院老师,通过学生参与或做游戏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增大学生参与度,尽量做到全员参与,但自身课堂只是回答问题式的互动。教学方法的运用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学习,需要老师们根据课程内容来挖掘自身课程特色,采取适宜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观摩课的心得体会
法学系的刘琦老师课在历年评教中稳居全院教师的前10%,土地系的老师们多人次到刘琦老师的课堂进行观摩学习。通过观摩课老师们收获很大,老师们分享了自己观摩课程后的感受与反思。
刘琦老师课堂组织完整清晰、内容丰富、教学设计新颖。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能够深入浅出列举很多实例加以解释说明,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记忆;通过案例和材料分析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思考。刘老师比较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是,布置课题小测试,为学生提供挑战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听课状态反映出很好的教学效果。刘老师对教学方法与技巧运用熟练,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非常值得中青年老师们学习。
最后,朱江洪主任做了总结发言,土地系目前有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整治工程两个专业,土地整治工程作为新建专业需要更多的教学投入。近几年新进教员也较多,青年老师要在教学上多学习,多交流,尽快转变角色投身教学,其他老师也要继续加大教学投入,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好教师。